第346章 人家是真的天赋-《是她们倒贴的,我其实都不满意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凡花一块钱买分红权的,都获得了70%的回报,于越自己就分了三百五十万,还不用扣税,李远连税都给包了。

    在整个擎天集团,虽然被开除的人很多,但基本都是态度问题,因为能力问题被开除的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李远说过一句话,不能要求底层员工拥有多强的能力,只要工作态度没问题,就是一个合格的员工。

    而那些因为能力不足被开除的,都是管理层。

    在擎天集团不需要应酬,不需要跑销售,不需要跑关系,还有能力问题,只能证明是水货。

    这件事说完后,于越就没什么好汇报的了,无非就是比心上个月财务报表亏损了多少钱,各方面的花费多少。

    李远的决定,他从来不去反驳,跟了这么多年,就提过一次建议。

    即便李远当初的决定很离谱,可经过实践证明,最终都朝着好的方向在走。

    他能有今天,不是靠着多么强大的能力,纯粹就是他对自己有自知之明。

    现在的擎天资本,李远管的不多,算是压力最大的阶段。

    幸亏换了孟建国,否则要是他,铁定做不到这么好。

    李远放权太多了。

    放权越多,对于管理层的个人能力要求越高。

    在于越走了之后,李远就开始看青华大学那个项目方案。

    虽然钱已经审批了,可该看还是要看的。

    方案做的比较塌实,是他喜欢的风格。

    估计于越让人家修改了不少次,因为一些修改痕迹还存在。

    目前保守来看,建成没太大问题,也就是这一百多亿花出去之后,项目就算成了。

    但后续的运营压力不小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没办法降低功率,基本上机器一开,用电量相当于一个一百万的中型城市居民用电量。

    并且还不能随便停下,一旦开了,至少要运作三个月以上。

    国内关于光刻机的技术,其实很多方面都已经全球领先了,就算不是最顶级,也跟顶级差不多。

    问题最大的就是光源。

    不是说造不出来,而是因为专利保护。

    模仿的话,肯定能模仿出来,但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技术,生产出来的任何产品,是不允许销售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生产出来了也没用。

    除非华夏闭关锁国,啥都不管了,就要拿来用,就死不要脸的去模仿你。

    很显然,那是不现实的。

    况且现在阿斯麦没有授权过任何相关专利,所以整个专利处于严格保密状态,也很难弄清楚所有细节,模仿要付出极大的成本。

    最后工厂的选址问题,总共有三个选择。

    一个是川蜀,那边水资源丰富,水力发电有差不多半年的充沛期,那个阶段完全能带动工厂用电。

    另一个是草原那边,煤炭众多,火力发电量大,全年通过特高压技术往全国输送电力。

    第三个就是江州,江州的优势比不上前面两个,但胜在均衡,水力发电有不少,火力发电也有不少,一年也有三四个月的雨季。

    现在三个选址优先级分别是江州(45%)草原(30%)川蜀(25%)

    因为那个工厂比较怕地球板块运动。

    再考虑一些别的成本,江州几乎算是唯一的选择了,各方面条件都很均衡。

    在李远看来,只要能成功,他完全可以三个地方都安排上。

    反正失败了在哪都一样,前期先挑一个稳健点的地方。

    成功了会有巨大的好处,中高端芯片不缺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