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一四章章 核战争的真正作用-《大明1805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根本不需要百万吨以上的炸弹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最优性价比的炸弹当量范围,应该是在百万吨以下,几万吨到几十万的区间。

    所以朱靖垣前世的主要核大国,在技术成熟之后都去追求多弹头技术了。

    都没有在大伊万的基础上,无限制的去追求大当量。

    这么算下来之后,朱靖垣更加觉得,这些武器的威力,没有达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印象……

    没有那种毁天灭地的感觉。

    要用彻底摧毁的标准,把全球的陆地表面都炸一遍,需要四百多万枚十万吨炸弹。

    或者九十万枚百万吨级炸弹,或者二十万枚千万吨级炸弹,或者是七万枚大伊万……

    七万枚大伊万……

    前世的冷战高峰期,全世界的核弹数量也不到十万枚,绝大部分还都是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战术核弹。、

    所以核大战全球洗地从来都是完全夸张化的说法。

    摧毁世界几十遍也是夸张化的说法。

    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,核武器和战略导弹的生产和维护,也都是需要花钱的。

    如果任何一个组织,已经掌握了能够摧毁全世界的武器之后了,那它就不可能继续生产更多的同类武器。

    任何国家的决策者是要考虑花销的,所以不可能生产“摧毁世界几十遍”的武器。

    媒体不需要考虑,所以他们会这么说,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。

    迎合普遍存在的“统治者都是蠢货和疯子,自己才拥有冷静和智慧的贤者”的潜在幻想。

    不过,朱靖垣听着朱昭燮的介绍,看着面前报告上的详细数据,心中也慢慢的有了另一个层面上的认知。

    自己看到的报告是非常详细的,具体在多少的距离上能够有多高的致死率。

    而不是笼统的“摧毁一座城市”,或者是“核弹洗地”、“世界重启”的那种夸张化的网络说法。

    如果仔细看这些数据,却又能够发现它们其实真的很恐怖。

    比那些空洞的夸张说法更加的残酷。

    “百分之五十的致死率”,就是所有人瞬间死亡一半,可以想象自己周围的人有一半瞬间倒地不起。

    而且,这还在一个临界点上的采样数据,越往里的死亡率越高,越往外越低。

    再加上火风暴的灼烧,对人类的杀伤实际上非常恐怖,这个范围内的死亡率实际上接近百分之百。

    人类的最终目的,只是摧毁所有的敌对的人类,并不需要真的把地球表面都洗一遍。

    人类只需要把人聚集的地方炸一遍就行了。

    不到一百万吨级的核弹,就能摧毁绝大部分常规城市,毁灭整个城市的大部分人口。

    朱靖垣前世的本国,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,美利坚则有3143个郡。

    就算是巨大的千万人口的城市,核心区挨了一发百万吨级的核弹,城市边沿地区也许并不会被彻底摧毁,但是整个城市也肯定会基本瘫痪。

    关键是,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,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的建成区可能很大,但是实际上内部也是分成了很多的区。

    所以,总共只需要六千多枚几十万吨当量的炸弹,就能将世界两大国有规模的城市全部摧毁。

    就算是把这个范围扩展到全世界,估计也只需要几万枚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在冷战的高峰时期,世界上的两个核大国的手中,确实掌握着几万枚大炸弹。

    这些炸弹全部丢出去,真的有可能让人类文明倒退个几十年的。

    美利坚和红色露西亚当时都做过核战争评估。

    他们如果他们遭到了对方的全面核打击,至少也要需要十几年的时间,才能恢复大部分工业能力。

    但这种评估的前提,是考虑了防御机制,更重要的是考虑了遭到打击之后,原有政府仍然运转良好的情况。

    但是互相全面核打击之后,双方人口都要损失三分之一以上,社会秩序九成九是要完全崩溃的。

    所有的政府机构和通讯设施,肯定是重点打击目标,朝廷的崩溃也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,才能恢复战前的状态。

    但人类是不会灭亡的。

    甚至是人类的文明都不会因此而灭亡。

    城市之外的乡村和小镇上,以及偏远的山村里面,都会有大量的人口幸存。

    会有一半的人口能够活到战后。

    然后只要有几十年的时间,他们就能够恢复生产设施,重新建立起全新的秩序,形成新的既得利益者。

    只是原有的国家和朝廷已经不存在了。

    原来的统治阶层,原来的既得利益者,也肯定已经不存在了。

    常规国家的朝廷,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的代表,代表的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,或者说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互相完全摧毁的全面核战争,实际上摧毁是现有的秩序,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