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秦王政七年。 没有援兵的情况下,魏国不得不向秦国谈和,并且魏王下令,绞灭了大批农家门人,迫使农家潜藏行迹,不敢露头。 同时魏向秦献丽邑,这才换来和平,但此刻魏国国都大梁已是秦国囊中之物,上下已经被包围,秦国好像蛇口一般张开,而大梁就在口中,只要合上就能吞下。 不过嬴政也答应了魏国的求和,不再进攻魏国,反而任蒙武为内史,任命王翦为将,王贲、杨端和为副将,进攻赵国,取阙与等九城。 刚得知蒙骜死讯不久,赵国便失去九城,这给了赵偃当头一棒。 “蒙骜都死了,秦国竟然还不知收敛,攻我赵国,果然狼子野心不灭。” 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,赵偃顿时大怒,任扈辄(huzhe)为将,领兵十万与秦国对决。 这一战,遇上了秦国现存唯一的上将军王龁,王龁大败赵军,杀赵将扈辄,斩首十万,攻取赵国的平阳与武城。 而打下平阳与武城,则是将赵、魏两国彻底从中分开,平阳距离邯郸的直线距离不足百里,中间隔着两条河以及赵长城,赵国国都几乎暴露在秦军眼下。 此战一出,立即吓到了赵国,有当初武安君白起之威风。 同作为昔日白起副将,王龁自然也是毫不手软。 一战损失十万,赵国朝野赫然,人心惶惶。 这时赵偃终于任命镇守代郡,防御匈奴的李牧为将。 李牧的能力赵偃一直清楚吗,只是李牧一直与赵侑交好,因此赵偃一直心存忌惮,但如今秦国大兵压境,他也顾不得了,只能调动李牧为统帅。 当年,秦军兵败,退守城邑。 战事落下帷幕,天下迎来短暂和平。 王龁回朝,连晋两级,同样成为继蒙骜之后的少上造,也是目前唯一活着的少上造,秦国唯一上将军。 …… 咸阳。 秦王宫。 “李牧此人一直在代郡为将,臣等也对其有所了解,此人坐镇代郡,与匈奴征战数十场,使得匈奴落荒而逃,不敢入侵,其用兵之能,绝对是赵国当之无愧的第一,也是当今天下最难缠的对手,若要对赵用兵,此人必除。” 朝堂之上,尉缭开口说道。 “国尉,只是一战,未免将那李牧看的太高了吧!” 有将领不服说道。 “不错,若非为秦军连攻数城,兵困马乏,岂会让李牧击败。” 也有人附和说道。 毕竟这些年秦国连战连捷,所过之处,没有一个对手,就连宿敌赵国也被逼近国都邯郸,难免上下有骄横之心,轻视对手,这种情况,即便是嬴政开口训斥也难以避免。 毕竟李牧常年与匈奴作战,不像廉颇、乐乘、信陵君等人一直都是秦国的老对手,双方都彼此熟悉。 “匈奴蛮族也,凶悍无比,李牧能另匈奴不敢南侵,入代郡一步,已经足以说明其能力,在赵国,即便是当初的廉颇也极为重视此人,赵孝成王也将之视为赵国未来的众将之首,此人韬略极为不俗,必须除掉,不然必会让我秦国损兵折将。” 尉缭依旧坚持说道。 而王龁则眉头一皱,站了出来,“启禀大王,老臣定不会再给李牧机会,不辱王命。” 争论许久之后,嬴政终于开口,“李牧必除,但赵偃却也不至于自损大将,此事需从长计议,方历大战,我秦国亦需修养。” “大王所言极是。” 李斯这时也站了出来,“而今我秦国接连攻魏、赵,蚕食大片土地城邑,已是让其他几国也都极为警惕,现在我秦国必须慎重,当徐徐图之,示敌以弱,分化几国,再行攻伐。” “启禀大王,不久前,魏王派人前来微臣府中游说,有意缓和秦、魏之间关系,臣以为可借此机会与魏交好,共伐楚国。” 姚贾这时也开口说道。 听到要征伐楚国,芈启眉头一皱,“为何伐楚?” “而今楚国并未介入战争,若是伐楚之后,让楚国也敌视秦国,与他国合纵,岂不让我秦国再多一敌人?” “昌平君,楚国即便此时不出兵,但未来也必将用兵,若此刻助魏攻楚,让魏国得楚地,必将让魏国与楚国成为仇敌,将来也再难合作,届时我秦国再用兵灭魏,前仇在前,楚必不会襄助。” 尉缭看了眼李斯,颇为赞同的点头说道。 这就如同当初助燕攻赵,从而使得燕、赵两个仇恨加剧,赵国被攻,燕则坐视不理。 随后秦又攻赵,并送夺取的赵国城邑给魏国,一点蝇头小利,便使得魏、赵反目成仇,等秦国攻魏之时,赵国也不再帮助魏国。 而等事后双方即便反应过来,但仇怨已经结下,即便有心联盟,但双方又担心对方坑害自己,从而使得双方都不敢再谈合作,从而彻底分化。 而这股力量叫做人心,人性。 嬴政把握住了人性,所以他才能将几国如意操纵,哪怕山东诸国已经反映过来,明白被秦国戏耍,但是覆水难收。 做过的事情终究不可能当做没发生过。 想要合纵,也都担心自己被当枪使,成为出头鸟,要是中途被坑害一次,被秦国全歼,那么就有灭国之危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