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头铁-《我在明朝当国公》
第(1/3)页
天启九年正月二十六(前面写错了,抱歉)京城户部衙门
由于新年刚过不久,各个衙门的官吏也因为刚刚开衙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,大家的心还没从新年中转过来,户部自然也不例外。
如今的户部尚书名叫王永光,此前在南京任兵部尚书,今年四十九岁的他素有廉洁清正的名声,被朱由校所看重,所以去年的时候被调来京城任户部尚书一职。
此时,王永光看着桌面上摆放的一摞摞公文只感到脑袋有些发胀,原因无他,这些公文都是各地衙门报上来的要求调拨粮饷的。
这些公文里有要求修补黄河堤坝、有要求下拨粮食种子、有要求拨款修建安置灾民的,林林种种不一而足。
作为户部尚书,王永光除了要找出真正急需调拨粮饷的公文之外,还得通盘考虑要调拨多少,库房里还有多少银两,然后将计划写好上呈给内阁批准。
内阁批准后还要呈送给内廷,然后由内廷上报给皇帝,这才是正确的流程。
良久,王永光将最后一份积压了大半个月的公文全都批阅之后,揉了揉眼睛,拿起被自己放在一旁的一叠公文装到一个匣子里,拿起匣子出了签押房,对候在一旁的员外郎道:“你且将桌上的这些公文发还给王侍郎,让他将这些公文全都打回去,本官去内阁一趟。”
“下官明白!”员外郎赶紧躬身行礼。
王永光出了户部大门,乘坐着轿子很快入了宫来到了位于东华门内文华殿后的文渊阁。
文渊阁里,孙承宗、韩爌以及朱国桢分别坐在书案后埋头批阅奏折。
作为一个帝国的中枢,每天接到的奏折实在是太多了,尽管下面六部以及大小衙门已经处理了大部分,能送到他们手里的已经是精简后的重要折子,但他们每天要处理的折子也得好几百份。
孙承宗放下一份批阅好的奏折,重新拿起了另一份折子一看封面,眉头顿时皱了起来,冷声道:“来人!”
“首辅大人,下官在。”很快,一名身穿绿袍的官员从门口迅速走到他旁边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