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敢死队的反坦克手榴弹-《第三帝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有人能幸存,152毫米的榴弹一旦在附近爆炸,这个人也会被炸死。他们的尸体裹着泥浆,飞起来,在战场上,居然没有被注意到。

    如果说他们是不幸的,那还有幸运的,比如,德国人的螺杆车提前转向,避开了他们的藏身之处,否则,那些螺杆车就会把他们搅成肉酱。

    现在,这些抱着必死决心的敢死队的战士,扬起了手来,开始扔自己的反坦克手榴弹。

    他们的手榴弹,也是五花八门,有的是直接将几枚手榴弹捆绑在一起,就算是集束手榴弹了,希望靠更多的炸药来炸开对方的装甲。

    也有的手里拿着的,是很多人从未见过的手榴弹,这是苏维埃最新研制的反坦克手榴弹,在后世,它被命名为RPG-43,这里的RPG可不是火箭筒,而是手持反坦克榴弹的缩写。

    随着德国装甲部队的强大,苏联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,他们在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坦克生产和研发的同时,也在考虑单兵的反坦克问题。

    毕竟,让普通的士兵也具备反坦克的能力,也是相当迫切的,在这方面,美国给与了很大的支持,向苏联提供了聚能效应的原理,苏联根据这个原理,做出了现在的反坦克手榴弹。

    其实,聚能效应并不是什么秘密,早在1888年美国人门罗在炸药试验中发现的聚能效应,因此也被称为“门罗效应”。

    但是,当时并不知道这能干什么用,一直到了1930年,伍德进一步改进了门罗的实验,在药柱的圆锥孔腔表面镶上金属罩,可使穿甲能力大大增强。其原理是带锥形孔的空心药柱爆炸时,能量沿药柱轴方向高度集中,能击穿很厚的钢板。

    后来,瑞士人掌握了这一技术,为了出售这项技术,一批瑞士专家就组织了一次新型的反坦克炸药表演试验,并且特别邀请了英国驻瑞士武官前往观看。

    结果,英国人嫌贵,同时英国武官专门请来伦敦伍利治兵工厂的爆炸专家前来瑞士观看,结果看破了门道。

    在英国被德国征服之后,这些爆炸专家辗转到了美国,美国就掌握了这些技术。

    为了帮助苏联对抗德国的坦克,美国提供了这些原理,却没有告诉苏联更核心的东西,不过,对苏联人来说,只要知道思路就行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